民族英雄林则徐嫡玄孙
老一代外交家凌青重访延安

--------------袁沛清


    作者按:2007年9月5日-8日,凌青应邀参加了纪念海伦·斯诺诞辰百年暨《西行漫记》发表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位从事外事工作的晚辈,笔者有幸陪同凌老重访延安,聆听到许多凌老的经历和当年在延安的生活情景,令人不胜感慨,久久不能忘怀……。
    一、 走上革命道路
    凌青,原名林墨卿,1923年4月1日出生于北平。他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嫡玄孙、老一代外交家、翻译家。其曾祖父林拱枢是林则徐的四子,祖父林毓良是林拱枢的长子,父亲林步随是林毓良的七子,父亲有三男三女,凌老是三子。凌老的父亲林步随学贯中西:一方面是清朝末代翰林,受封建思想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清末又被朝廷派往美国留学六年,并做过留学生监督,脑子里也融入了西方现代思想。北洋政府时期,曾做过当时的国务院秘书长、币制局总裁。国民党执政后,他弃官经商。三十年代日本占领北平后,他当了北平一所职业高中的校长。
    凌老说父亲的思想比较中立,既不算保守,也不算进步;既不赞成国民党,也不赞成共产党,属前清遗老。他对孩子们常常是放任自由。直到凌老上中学接受了爱国思想,开始踏上革命道路,父亲都不知道。即便是后来知道了,他也不去干涉。
    幼时的凌老喜欢读书,虽然没有读过小学,就直接上了北京二中读初中。当时正是日寇占领北平时期,对进步书籍查得很严,大哥林曾同的同学在离开时留给大哥一箱子进步书籍,其中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巴金的《家》、《春》、《秋》,还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斯诺的英文原著《红星照耀中国》等。那时的北京书市很多,也有很多抗战之前左联的书籍,凌老也从那里买了很多。凌老读了这些书,受到了很多革命思想、进步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启迪教育和熏陶,萌发了革命的信念。凌老回忆那段生活时说"当时我们担心日本人找麻烦,每次把那些进步书籍看完后就埋在地下。"其兄是地下党,思想进步,倾向革命,后来为党做了很多工作。进入高中后,凌老常与大哥、大姐及其他同学、朋友一起谈论国家大事。
    凌老18岁考入燕京大学经济系。当时学校有个学生进步组织,叫TrioReadingClub(意为"三个年级学生组成的读书会"),读书会的会长是凌老同校读书的二姐林锦双(后来改名傅秀),实际上读书会的组织者是大四学生、地下党员赵凤章和陆孝华,凌老当时参加了读书会,在赵和陆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学校里,他积极参加了进步同学组织的三一读书会,开展各种联络工作,扩大进步思想的影响,帮助地下党发展组织,为解放区购买药品和棉花。
    1942年,读书会的一个地下党员被捕,供出了读书会组织成员,日本人立即按所提供的名单抓人。地下党获悉这个消息,立即通知凌老和二姐赶紧转移(第三天日本人到家里抓人扑空)到北平一个地下党员家中,在那里住了20多天后,组织上安排凌老和其他一些学生经保定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去。
  到保定凌老住在旅馆里,半夜日本宪兵又在街道上盘查,气氛十分紧张。数天后的一个晚上,组织上派人接走凌老,趁日本宪兵检查的空隙出了保定城,越过游击区,连夜又摸黑穿过敌人封锁线,第二天早上到达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了让在北平的父亲、哥哥不因他而受连累,组织上要求凌老改名。凌老服从组织决定便将林墨卿改为凌青。凌老说自己姓名的改法有讲究,之所以把姓从林改为凌,一是当时自己思想比较激进,将姓改为凌,象征着跟封建家庭背景决裂,彻底革命;二是因为日本人没抓住自己,"凌空而去",来到根据地。取原名墨卿中的"卿"谐音为"青"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凌老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说到再改名否,凌老笑着说:"名字就再不改了,改了人都不认识了"
    凌老回忆说:"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最艰苦的时期,当时日本鬼子经常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经常没有饭吃,有时只能靠野果、野菜等充饥"
    二、 奔向延安
    1944年初,凌老被组织上派往延安。6月出发,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于8月到达延安。凌老被介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因凌老是大学生,英语基础好,而当时在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急需懂英语的人与他们联络,于是组织派凌老从9月学到12月到延安外国语学校的英文分校学习。
    1944年二战进入后期,正面战场湘桂战役还不到一个月,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一直由长沙撤退到贵州、河南。偶尔有日军飞机轰炸延安。美国考虑如何彻底打跨日本军的问题,令他们困惑的是为什么共产党在敌后还有这么大的力量牵制着日军?国民党是怎么回事?能否再利用美方派观察组了解情况,国民党蒋介石极力反对,阻挠观察组的到来,最初只派的是记者团。
  1945年1月,凌老被调到中央军委外事组工作。当时的外事组组长是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兼任。中央军委外事组主要是与美国军事观察组打交道。凌老负责中央军委外事组与美军观察组之间的联络和翻译工作。凌老从此开始了翻译、外交生涯,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革命领袖以及叶剑英、杨尚昆等国家领导人担任英文翻译。
  六十多年后的2007年9月8日,凌老参观了位于延安中学校园内的美军观察组旧址。这里曾驻扎着美国政府派往延安的第一个军事代表团。1944年底,由延安交际处迁驻这里。主要职责是收集华北日军和我党的情报;评估共产党为抗战所能做出贡献的潜力;为作战提供气象资料和救助坠落的美军飞行员等。从1944年7月22日至1947年3月11日撤离,历时963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力支持下,他们广泛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并了解宣传了共产党和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浴血抗战的事迹。美军观察组前后有二三十人,其驻地也成为当时许多国际友人下榻外交的场所。
    当参观展室一副副黑白照片时,凌老边看边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看着记载自己50年前与美国观察组的合影和其他照片,凌老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与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在一起的日日夜夜。当看到美国军事观察组曾经住过的地方时,凌老说:"当时这些窗户没有玻璃,而是纸糊的"凌老又指着西边的体育场说:"那里曾经是我们的宿舍,当时都是平房,旁边是小礼堂兼餐厅,有时候那里也放电影"
    当车行驶到宝塔山下,凌老指着半山腰说:"那里是工农子弟学校所在地,是改造过来的日本俘虏住的地方。有个日本人叫冈野进(又名野坂参三),是他创建了日本共产党。当时在延安的被俘日本人还有森健、高山进、市川春夫等人,在这里创建了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还有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促进日中友好的骨干"
    凌老介绍"当时的延安,娱乐活动很少,只是周末举办舞会。延安的男女比例为18:1,女性找对象的标准流行二八五团,即28岁,5年党龄,团级以上。可以自愿找,结婚只给组织说一声即可。但地下党负责人得征得组织同意。"
    当年在中共中央军委外事小组作英文翻译的,如今健在的只有黄华和凌老二人。
    三、外交生涯
    1947年,中央撤离延安,凌老也随之,继续在中共中央外事组从事翻译、研究工作,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代外交工作干部。 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后,他任外交部美澳司美国科科长。1953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担任机要办公室主任和翻译队的队长。1954年至六十年代初,凌老先后担任中国驻罗马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使馆一等秘书,研究室主任。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凌老在外交部历任国际司副司长、国际条法司司长等要职,还出任了首任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1980年至1985年5月,凌老继黄华、陈楚之后,成为第三位中国常驻联合国首席代表、特命全权大使。1985年从联合国卸任回国后,凌老先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任常务副会长,后回福建省任政协副主席。此后,凌老担任全国政协的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凌老见证和亲历了延安时期的外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和发展的全过程、参加了抗美援朝板门店谈判和美军投降签字仪式、起草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时的全部工作、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打开中美大门的一切事宜,参加了香港回归中与英国政府的谈判,成为名符其实的老一代外交家。
    四、晚年生活
    1985年,凌老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职位上退下来,回到福建老家,主持福建省政协的日常工作。他利用林则徐在海外的影响和自己曾担任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身份,积极吸引外资,为家乡的建设和对外开放做了大量工作。1998年正式离休。
    凌老夫人张联也是外交官出身,今年75岁,曾长期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并任副司长,曾在1991-1993年担任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1994年离休。张老告诉笔者,尽管自己已经离休,但平时也并不轻松,有时比在外交部工作时还忙。目前,张老正参与编写《外交大辞典》。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在美国。
    凌老虽然是林则徐的后裔,但他从不在公开场合宣扬自己与林则徐的家族关系。直到1985年之前,人们几乎都不知道凌老是林则徐的嫡玄孙。1985年,全国政协在北京举办了纪念林则徐诞辰200周年纪念会,凌老作为林则徐的嫡系子孙也出席了这次纪念会。海外华人报纸这才首次向世人披露了凌老是林则徐的后裔这层关系。
    凌老深厚的外交资历和他的特殊身世,成为人们崇敬与关注的名人。但是,他并不盛气凌人,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感受到两位老人十分谦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凌老话语不多,语调轻缓,每当我请教他时,都不厌其烦,尽量满足我的要求。
    访问完毕,当问到凌老夫妇的延安之行的感受时,凌老说:"当年延安只有一条商业街显得繁华,但规模很小,都是平房,现在变了。"曾在上个世纪70年代访问过延安的张老补充说:"当时更接近原来的面貌,现在变了,有些重新装饰了。"我问凌老有没有写回忆录时,张老回答:"他一直不同意,觉得这些都是公开的,国内外人写的很多。现在各方面都要求写,才正在撰写"我们期待着凌老的回忆录早日问世。
    离别时,张老还拿出高档茶叶送我,并送给我一张带有宅电的名片,叮咛我以后上北京一定到她家去。"这次重访延安,是凌老1947年离开延安的第二次来访,当我问二位老人何时再来延安时,二位老人互相对视,笑嘻嘻地回答我:"只要身体允许还要再在来延安。"


   


版权所有:陕西省翻译协会